当前位置:首页>基本建设项目成果>20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2018-07-25 02:35:00来源:发布者:点击数: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在逐步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要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变,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尽管我国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瓶颈和制约因素。如理论基础还不够清晰、明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缺乏,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有待加强等。在此背景下,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实验室条件建设,可有效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促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创新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作物生理信息测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在 2013 年申请了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14 年获得农业部批准立项。项目 2014年 5 月开工建设,2016 年 12 月通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竣工验收。该项目完成 102.7 平方米实验室改造,完善了与仪器设备配套的供电、给排水、空调和通风系统;购置完成环境立体监测设备、植物生态监测系统、光合作用仪等仪器设备 18 台(套)。2016 年 4 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使用,共完成投资 748 万元。

作物生物电信号测试系统

  作物高光谱成像测试

  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农业信息学科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增强了农业信息流监测分析和农业监测预警科研创新支撑力量。通过建设项目,实验室测试能力提升,测试范围拓展,测试精度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增强。实验室发展了多种作物生物信息和长势长相信息监测技术,提升了基于作物生物信息监测的农作物产量预测水平和精准度,有助于对农业全产业链过程中信息流和物质流进行监测,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的动态预警和精准调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室研发的“便携式农产品全息市场信息采集器”实时数据获取设备,建立了全国 4 500 多个批发市场及田头市场、零售市场的农产品市场地理信息关联表,信息采集效率较传统采集方式提升 5 倍。目前该设备在北京、天津、河北、海南、新疆等11 个省区市 200 多个市场推广应用。

实验室搭建作物可控测试环境

  该项目在智能化农业预警理论、技术和精准服务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一批智能预警和精准服务关键技术,创造了一批预警应用系统和精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了产业决策咨询能力和“三农”服务能力,有力地推动我国在农业信息感知、农业信息分析、大数据处理方法、农产品产量预测、消费量分析、市场价格预测信息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融合, 为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积极推进了农业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学科导向、应用示范以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外国专家来实验室做学术交流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

农业信息研究所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项目编号

2013-B1100-110108-G1202-025

项目法人

孙 坦

项目负责人

侯希闻

批复投资

748 万元

完成投资

748 万元

项目类型

专业性 / 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投资方向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验收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验收时间

2016 年 12 月 22 日

 

 

项目实施概况

  2013 年 11 月,农业部以“农计函〔2013〕282 号”文件批复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 年 5 月,农业部以“农办计〔2014〕40 号” 年件批复初步设计和概算。项目建安工程于 2014 年 1 月开工,2016年 4 月完工。2016 年 5 月完成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2016 11 月 15 日通过项目初步验收,2016 年 12 月 22 日通过项目竣工收。   

支撑的学科方向

农业信息服务技术